描绘新时代福建画卷 ——《那山那海》走进福影厂主题教育活动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3-06-07  浏览次数:510次 

近日,央视热播剧《那山那海》原著小说作者黄国敏,来到福建电影制片厂开展主题教育专题讲座,分享原著小说创作历程中,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的学习体会和重新认识。

WechatIMG388_副本.jpg

据悉,为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到影视创作中去,福建电影制片厂以主题教育为契机,组织了一系列相关的影视创作学习交流活动,此次讲座正是其中之一

讲座现场,黄国敏结合《山哈闹海》(《那山那海》原著小说)创作经历,分享了他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创作等的看法,并与现场听众进行了互动。

描绘新时代

黄国敏提到,《山哈闹海》很早就创作发表,但直到2012年,他才下决心要将这部作品改编成影视剧,而他的想法得到了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的大力支持,并通过福建电影制片厂的专业团队最终制作成央视热播剧《那山那海》。

WechatIMG390_副本.jpg

那时,他认真研读了习总书记的著作《摆脱贫困》,发现其中提到的宁德经验,必须走出大山,才能发展经济,正是自己在小说中提到的畲族群众下山发展水产养殖致富的故事。

此后他又认真研读了习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系列论述,他认为习总书记从摆脱贫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系列理念,是对新时代发展脉络的清晰描述。而《山哈闹海》讲摆脱贫困,是歌颂新时代的第一篇,将其改编成影视作品,可以让更多人了解“摆脱贫困”的精神。

六年磨一剑

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的投拍,为力求还原真实,从需要大量资金和人力投入。同时从文学作品到电视剧,期间涉及改编、拍摄时限、拍摄预算等重重限定条件与考验,《那山那海》的影视创作历程从立项到播出,历经6年,中间经历多种波折。但黄国敏表示自己作为原著者,从未放弃过尽力推动项目,最终在各级领导关心和支持,福影厂努力下,终于圆满完成拍摄任务,并在二十大期间于央视播出。

WechatIMG383_副本.jpg

他说认定目标了,一定要有一个韧劲,要坚持到底,不要怕挫折失败,认定要做的事,就一定要把它干好。”

创作源于实践

回答现场提问关于现实主义作品取材问题时,黄国敏表示:“现实主义的作品,作者的本身必须有生活,不能靠体验跟采访,如果没有在罗源的工作实践和体验,我写不出人物的血肉与精气神。他举了例子,曾经看到一家三个光棍,每天都会在屋里烧开水,就是为了让家里的烟囱冒烟,让人觉得自己有饭煮,有饭吃。这些都是采访不到的

WechatIMG389_副本.jpg

他说:“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必须发动有生活经历的人来写或者口述故事。演员、导演还可以再创作,但如果原著作者没有生活根基支撑,人家没办法改。

 

福影厂党员和影视创作部门人员、园区影视创作公司代表、社区党员共同参加了此次主题教育专题讲座活动。参会人员表示,要以此次主题教育学习为契机,发挥好新时代影视工作者使命担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在党的创新理论的指引下,凝聚奋进动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创作和推出更多具有精神力量的优秀影视作品贡献力量。

作为《那山那海》出品方及创作单位,福影厂党总支书记、总经理刘朝群对黄国敏的倾力付出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期待与黄老的再次合作。

WechatIMG387_副本.jpg

刘朝群说,福影厂在改编拍摄《那山那海》的过程中,重新学习领会了习总书记脱贫攻坚重要论述,亲身感受到脱贫攻坚带来的山乡巨变,并很好地融入电视剧创作中,这次又重新聆听原著者的分享,让我们全面立体地感受主流影视作品创作体会,更加直观地学习了习近平同志在福建的实践故事,引领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我们希望进一步发挥影视行业优势,唱响时代主旋律,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作出更多这样的主流影视精品,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


COPYRIGHT © 海峡世纪(福建)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闽ICP备11015608号-2 网站建设:一九网络